PLC的核心功能:

一、逻辑控制

二、定时与计数

三、模拟量处理与过程控制

四、通信

五、数据处理

 

 

主要组成部分:‌

一、中央处理单元(CPU)PLC 的“大脑”,负责执行用户程序、处理数据、进行逻辑运算

二、存储器(跟手机电脑差不多分别为ROM(系统存储器)‌、RAM(用户存储器)‌)

三、输入/输出接口(I/O模块)单独提一嘴,输入模块‌:采用光耦隔离技术抗干扰

四、电源模块

五、通信与扩展接口

通信接口‌:用于与其他设备(HMI、其他 PLC、计算机、网络等)进行数据交换

扩展接口‌:连接特殊功能模块(如温度采集、运动控制卡)

此外还有编程设备:‌ 没有它,你的PLC很可能连砖头都不如。

 

PLC编程语言:‌

国际标准 IEC 61131-3 定义了 PLC 常用的几种编程语言:

  • 梯形图:‌ 最流行的语言,图形化编程,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,直观易懂,尤其适合离散逻辑控制。
  • 功能块图:‌ 图形化语言,通过连接预定义或自定义的功能块(代表特定功能或算法)来构建程序。
  • 结构化文本:‌ 类似于 Pascal 或 C 的高级文本语言,适合复杂算法和数据处理。
  • 指令表:‌ 类似汇编语言的低级文本语言。
  • 顺序功能图:‌ 图形化语言,特别适合描述顺序控制流程。

相关日志

  • 5分钟学会PLC的数据类型
    位(布尔)、字节、字、双字、整数、双整数、浮点数、字符串、时间、数组、指针……这些都是PLC的数据类型。是不是感觉很复杂? 其实在PLC的数字世界里这很简单,在它的底层逻辑中,一切数据最终都归结...
  • PLC 有哪些常用通讯协议
    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常用的通讯协议种类较多,这些协议根据应用场景、传输速率、兼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PLC 通讯协议: ...
  • 什么是 PLC?
    从“工业救星” 到 “智能大脑” 的进化之路 在现代工厂里,小到饮料生产线的瓶盖封装,大到汽车制造的机械臂协作,背后都藏着一个关键“指挥官”——PLC。这个听起来略带技术感的缩写,全称为 “可编程逻...

Related Post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